推測設計 speculative design 是什麼? 白話文釋義與說明讓你懂 (part 1)
提供情況的最好方式就是提供一些看的見、摸的到、聽得見的物品。舉例來說,考古學家挖出的古城與物品,能讓觀者揣摩當時的居住情形、生活樣貌,大家就這些古蹟進行探討。
未來還沒發生,所以沒有遺跡或物品,因此我們必須要自己創造物品。經由搜集的資料以及對未來的想像,模擬一個可能的環境,或是做出一些可能會出現的物品。這樣才能讓觀眾「對未來考古」,在同樣的基礎中,有共識的討論一種未來的發展。
抽象的意義很難流傳理解,但具象的物體很好觀察,解釋。有了模擬的環境與物品之後,即利於傳播-到處分享,讓更多看到、知道、參與。也就是說,當一個虛構的環境或物品被製造出來之後,這個虛構即變成實際;而實際是可以被眾人理解的,如此,這個模型物品所夾帶的問題,也能更順利的推廣開來,變成一個大眾的問題。從此,這個問題已然脫離第一個提問者自身,而成為一個任何人都可以提問的問題,也成為任何人都能參與討論的問題。當一個抽象的問題能藉由模型物品得到理解,那麼就可以將其輕鬆的拋向群眾,引起共鳴。
一般來說,設計的目的是溝通、服務目標客群。推測設計的目標客群則是社會。不得不說,藝術家、文學家、詩人、設計師、就算是科學家們,各種知識份子,都帶點微微的浪漫-我們都希望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,單純的希望世界更良善、更公平、更正義、所有人都過得更美好。於是我們希望透過提問,向社會溝通、集思廣益,得到對多數人有益的解答。
這些虛構的場景、物品,都是帶有目的性,而不僅是沒有根據的憑空想像一個奇幻世界、魔法森林,或是一個夢想的世界。由於設計出來的物品是「對未來考古」,所以這些物品的外觀、功能、使用方式,都只是經由推理或假設而生成的。這些物品以及虛構建立的時空背景,都是為了要讓觀者順利了解問題而製成的。它們經常不盡完美,或僅是一個概念模型,恰可以拿來敘述使用。但如同前面所說的,所有對未來虛構的樣貌,都是經過資料搜集、推敲、分析之後,大膽的假設某個未來的樣子,並從想像中生成可供考古的物品。
這些虛構空間、物品、設定,都是從已經發生的過去以及當下,而推理出的幾種「可能的未來」。但就像漫威電影所描述的平行宇宙,「可能的未來」將有無限多種,到底該如何界定我們該就哪一款未來,來進行推測設計,才是合理的?
下方有一張圖表,就像是落點分析,告訴我們該如何設定世界可能的樣子,以及判斷該從哪種未來著手進行研究。
在鄧恩&拉比工作室的書 「推測設計」中第27頁有一張PPPP圖表,圖表顯示,從現在往未來望去,有無限種可能的未來,換句話說,就是無限個平行宇宙。這些多種未來,有不同的發生機率:有的很有可能會發生,機率很大;有的也許會發生,機率較低;有的不排除會發生,但機率非常小。
在這麼多的未來中,有討論價值的,通常會是發生機率較高的未來。因此我們偏向在「很有可能」以及「貌似可能」的未來進行推測設計。批判、找出問題、提出問題、建模、鼓勵公開討論。這樣的設計更有意義,而且得到的群眾回饋才會對社會發展更有參考價值。
未完待續